服务热线
0338-12518867
父亲于2013年11月25日永远地脱离了我们,距今已有六年多了一直想写点关于他的工具,但心里总是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下笔,今天梳理了一下思路决议给父亲的一生做个总结。父亲于1956年夏历十一月十九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好地乡的一个农民家,家中兄弟姐妹排行老大,下面另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我爷爷生于民国七年1918年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兄弟姐妹共七人。
由于家中兄弟较多,加之家庭条件欠好完婚比力晚。在我父亲出生的时候爷爷已经38岁了在谁人年月算是很是晚的了,完婚早的都抱上孙子了,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来得子,所以爷爷对父亲特别的疼爱,把自己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儿子身上。
从小把一切最好的工具都给予了父亲,在谁人物资匮乏,自然灾害频发的年月老黎民能填饱肚子就很满足了,其他的真不敢奢望。至于念书识字,更是有钱家娃娃才气享受的待遇,穷人家的孩子想都不敢想。
可是爷爷不想让父亲一辈子待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去耕作那十年九旱靠天用饭的那几亩薄田。从父亲懂事起爷爷奶奶想尽一切措施送他到村里的学校念书认字,希望通过这条途径能改变自己的运气。父亲也是个很要强的人,从小学习比力受苦,结果一直压倒一切对于爷爷奶奶这是他们最大的慰藉。
经由小学五年的学习父亲以优异的结果考入秦安县第一中学,爷爷奶奶兴奋得不得了,盼着儿子前程能光耀门楣。父亲也越发坚定学习了目的学习十分用功,为了不延长父亲学习家里的农活从来没有让父亲干过,生怕延长他学习。以至于父亲虽说是农村出来的可是对于庄稼地的事一窍不通。
读中学期间父亲的结果一直都很好,信心百倍的准备迎接高考,可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中断的原因,父亲在高中读完后在家干了一年多农活,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父亲才终于等到这一天,父亲便急忙忙忙温习了一段时间,由于中途休学太久和父亲填报志愿太高,这一年高考父亲以失败而了结,父亲心有不甘便又开始温习准备明年复考,经由一年的努力备战又到场了1978年的高考但最终还是名落孙山。父亲十分的失望沮丧就彻底放弃了这条路。1979年通过别人推荐父亲去乡里当了会计,对于读了这么多年书的父亲也算是学有用武之地了,可父亲心中还是不甘于在大山里待一辈子,所以干了两年会计后便背井离乡来内蒙古投奔他五叔也就是我的五爷爷,五爷爷托关系给父亲在呼和浩特谋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差事,父亲干了两年因为自身原因便不干了,五爷爷又托关系把父亲摆设到华北修建公司当修建工人,这一干即是八年,这期间1987年通过媒妁先容认识了我母亲当年冬天便结了婚,我于1989年5月出生,第二年7月我的弟弟也随之出生,父亲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不仅要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还要贴补老家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和正在念书的三爸,就现阶段挣得死人为基础不足以这一大家的开销,幸亏姥姥、姥爷还能在吃的方面给予支持资助。
最终父亲还是迫于生活压力从修建公司告退,自己出来单干自营生路,这期间该干的醒目的都干了一遍,自己揽工程,夏天卖雪糕,冬天卖糖葫芦,也给别人打工,但天不遂人愿,效果一直不理想,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拮据。在我记事以来父亲和母亲从来都很少买过新衣服都是穿旧衣服和亲戚朋侪给的一些衣服。可是每年过年的时候都给我和弟弟买一身新衣服,嘴里总是唠叨苦大人不能苦了孩子。
自己家里喂一头猪,每年过年杀了以后也不舍得自己全吃了,刨去给亲戚和自己留点过年吃,剩下的都卖了换点钱作为家里的日常开销用。母亲也十分的节俭小的时候要零花钱总是要五毛给两毛,要一块给五毛,虽说心里十分的不情愿但还是得接受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
2003年已经47岁的父亲还是心有不甘以为自己的一生不应该这样平庸,便又开始组织人员队伍开始在村里和周边承揽修建方面的活,想着能改变一下家庭现状。经由两年的折腾也没挣到什么钱,反而又欠了一屁股债,每年过年的时候要钱的工人络绎不停,母亲便把地里种的萝卜玉米变卖了给工人付人为,母亲常说欠人家的就该还,人家跟你干了一年不能让人家没钱过年。经由这一次折腾父亲彻底心灰意冷了,对人生充满了失望和无助,平日里干活也打不起精神,母亲也因此心情欠好时常与父亲打骂,起初父亲还和母亲争吵辩解,最后可能父亲对生活彻底失望了,就不爱说话了也不辩解随母亲怎么骂他就是噤若寒蝉。我也深知父亲的心情想启发他希望他能快乐点,每当我问他有啥心事了和儿子说,父亲总是回避说没有,但我深知父亲心里的苦,以为一辈子无所作为对不起妻子孩子,没能给我们一个牢固富足的生活。
他能做的也许只有缄默沉静不语了,但他不知道做儿子的从来没有怪怨过他,我也深知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能养活一家人供我们生活念书已经很艰辛了。我也和他交流过我的想法,我也不知道父亲是否能因此少点愧疚和不安。弟弟也很早就出社会学手艺,对父亲也比力孝顺每当休息回家的时候总要给父亲买点好烟抽,父亲也十分兴奋,那时候我还在念书也没挣钱,心想着等我上班了也要给父亲多买点好烟抽,可往往事与愿违当我到场事情第一年准备回家过年顺便给父亲带几条四川的烟回去抽,在2013年1月18日接到弟弟的电话说父亲生病住院了。我便什么都没买急忙赶回家探望生病的父亲,医生说父亲要戒烟戒酒,所以父亲自始自终也没能抽上我给他买的烟。
第二年便撒手人寰脱离了我们,我心田对父亲有太多的遗憾和愧疚,此时现在真的是体会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那种痛彻心扉的感受了.父亲这一生算不上乐成,但也不算失败,他终究是尽了一个丈夫和父亲该尽的责任。邻近年关了我一人漂泊在外,些许有点孤苦。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过年前的场景,父亲由于钟爱书法的原因,每年从腊月二十三左右来我家找父亲写对联的人络绎不停,虽说没有几多回报来写对联的人都知道父亲爱吸烟,不管好烟,赖烟,总要给父亲拿一盒。
父亲便十分认真的裁红纸、写对联,兴致勃勃脸上充满了自满自豪之情,我便在旁边爬着看,时不时地给乡亲们再倒点茶水,顺便把写好的对联放到火炉边烤干,那是我们家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我以为那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候。时过境迁,但我会谨遵父亲教诲,诚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希望父亲能浅笑九泉。王鑫【作者简介】王鑫,男,内蒙人,现事情于四川铁路局,热爱文学。
本文来源:米乐M6-www.mingdacaiwu.com